主题
- #溝通
- #建議
- #散文
- #人際關係
- #對話
撰写: 2024-05-02
撰写: 2024-05-02 07:06
窗邊(1881)漢斯·海爾達爾(挪威,1857-1913)
「裝好人與答非所問加起來是什麼?」
會導致混亂且難以預測的結果。逃避策略與裝好人的陷阱,簡單來說就是最糟糕的情況。
答非所問,也就是回應與問題毫無相關的答案,在對話中經常出現。這種行為大多源於想要迴避尷尬情境的意圖。
當對方提出的問題或要求令人不快或感到負擔時,或是想要隱藏真相時,答非所問就成為非常有用的工具。
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加入「裝好人」的元素,情況就會變得更加複雜。
裝好人的人為了博得對方的好感或維持正面形象,會用美好的詞彙包裝話語,而不是說出實際的真相或意見。
在此過程中,真相或真實意圖就會被掩蓋。就像羅伯特·格林所言,這是一種卸除武裝的策略,用來迷惑對方,並藉此隱藏自己的意圖或目的。
因此,當答非所問和裝好人結合在一起時,互動可能會演變成像『瘋狂派對』一樣的狀態。
因為他們會迴避直接且相關的答案來回應對方的疑問或需求,並為了讓對方感到安心或產生好感而營造出正面的形象。
仔細想想,不給予準確的答案,只堅持自己的立場,並迴避必要的回應,這就像對著牆壁說話一樣令人感到窒息。
更何況,如果利用「記不起來」和「道歉」來逃避問題的核心,那又會如何呢?毫無理由地只會道歉,這是一種為了迴避當前問題而劃清界線的策略之一。
這種行為會妨礙建立信任和進行坦誠的對話,並破壞彼此之間的尊重和理解。即使想要以親切的心態進行對話,也會因為對方的態度而感到失望,並認為對方不僅不承認自己的錯誤,反而會一意孤行。
即使是在商業環境中,也有些人會採取這種不合作的態度。
這不僅僅是閱讀能力低落的問題,而是為了自身利益而刻意採取的策略,並以裝好人的態度包裝自己的自私。
如果曾經遇過這種類型的人,應該完全不會想浪費感情。
因為與認為只有自己才是對的人打交道,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,這並非是關於是非對錯的問題。
最終,這種對話缺乏透明度,也很難進行真正的溝通。
在某些情況下,這種行為可能是身處困境的人採取的單純應對方式。但顯然的是,在與他人溝通時迴避真相,只專注於形象管理,最終只會導致信任的崩潰。
在商業情境中,這種態度就更難以理解了。因為沒有明確且直接的溝通,就無法建立和維持信任。
因此,如果我們想要促進彼此之間的順暢溝通,就應該避免答非所問或裝好人等行為,並以真誠的態度坦率地進行對話。這是建立相互尊重基礎的真正溝通方式,也是一項寶貴的資產。
好戰、嫉妒且陰險的人,很少會承認自己是這種人。他們在初次見面時,就學會了如何使用奉承等手段來讓我們卸下心防,並展現出迷人的一面。當他們以卑劣的行為讓我們感到震驚時,我們就會陷入背叛、憤怒和無力感之中。-羅伯特·格林
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