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
- #拖延行為
- #寫作
- #習慣
- #作家
- #完美主義傾向
撰写: 2024-05-22
撰写: 2024-05-22 08:30
以前我從不拖延,凡事都能井井有條地完成。但最近我總覺得自己越來越容易拖延了。這是怎麼回事呢?為了結束獨自苦惱的時間,我開始尋找關於拖延的書籍,並遇到了《成人的情緒課》。
[拖延行為帶來的心理益處]
-摘錄自《成人的情緒課》
讀完書中的案例後,我對成就感和特殊性並沒有太大的共鳴,但對於短暫的安心感卻深感認同。當眼前沒有需要立即完成的事情時,就會感到輕鬆。但結果證明這種輕鬆感是虛假的,維持不了幾天。
沒有任何藉口是不存在的
回顧一下,最近我承受了巨大的壓力,導致我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遇到了很多阻礙。雖然『沒有任何藉口是不存在的』,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歸結為藉口,但當來自他人的壓力過大時,為了以某種方式釋放壓力,我就很難再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。在心情極度糟糕的情況下,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簡直是一種折磨。
下午 – 黃色房間 (1910)_弗雷德里克·卡爾·弗里斯克 (美國,1874-1939)
無論是什麼原因,我都不可能一直拖延下去,停滯不前。因為我心中有真正渴望的東西,所以我必須停止拖延,繼續前進。如果總是拖延自己的事,最終只會害了自己。我不能因為別人的原因而耽誤自己的事情。
▶ 拖延的習慣是完美主義傾向較高的人身上常見的特徵之一。對他們來說,單純做好一件事並不算讚美,因為他們必須『卓越地』做好。
▶ 持續拖延對自己重要的事情,等同於將自己從生活中推開。那些總是排在優先順序後面的事情,真的能被認為很重要嗎?無論重複這種不合理的行為的原因是什麼,最終,頻繁重複的行為就會變成『習慣』。
-尹賢珍,《成人的情緒課》,앤의 서재
评论0